從張家口市區驅車一路向北,上百米高的白色大風機成群結隊矗立在廣袤草原上,成為一道道亮麗風景。一排排深藍色的光伏發電板櫛比相連,在太陽的照射下熠熠生輝。
作為可再生能源核心示范區,張北的風能、太陽能被轉化為電能,源源不斷地并網、輸送,點亮了北京的萬家燈火。
“風光發電,受天氣影響很大。”張金滿說,風太小,風機轉不了;風太大,風機會停機。下場雪,刮沙塵,來塊云,光伏板可能會被覆蓋遮擋,影響發電。
“我們既要靠天吃飯,又不能完全看老天爺的臉色。”國網冀北張家口風光儲輸新能源有限公司黨建部副主任梁立新說。2009年,該工程在張北開建,目標是要建成國內百兆瓦級的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工程。通過儲能技術、氣象預測、風光互補,風電、光伏發電不穩定帶來的生產、調度、并網等世界性難題,正在逐步破解。
其中,氣象預測發電功率的準確率極為關鍵。簡單來說,就是根據當天的風、光等氣象條件做出天氣預報,輸入發電功率模型,算出風、光電場能發出多少度電。預測準確,報給電網調度部門,形成生產調度計劃,才能并網、輸送出去。
在公司的風光儲輸工程運行監控中心,大顯示屏右上角,當天總發電量數不斷攀升。屏幕左端的風速、風向、氣溫等氣象數據實時更新。屏幕中間的“風光互補模式”運行曲線顯示,當天12時至13時之間,風、光出力(風、光的能量轉化成電能的過程)達到*大值。
值班長趙博超緊盯著大屏幕,關注著每15分鐘更新的預測結果,“我們每天都在優化預測系統,目前預測準確率為85%左右,達到行業先進水平。”
對利用風、光發電的新能源行業來說,精準電力氣象預報是永恒的追求。“風力預報每相差1級,風機功率預測的誤差可能會達到40%左右。”王勃說。為此,中國電科院專門成立了電力氣象數值預報中心,并正在探索通過物聯網、人工智能、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應用,不斷提高氣象預報精準度。
前不久,中國氣象局第1次下發風能太陽能資源中長期預測產品,每月中旬滾動發布。
利用日益豐富的氣象數據,中國電科院優化開發風能、太陽能發電功率預測系統。這一預測系統已覆蓋我國約80%的新能源電站,預測精度不斷提升,有力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。

一、關于本設備(WBDC1000高壓開關試驗電源使用起來快捷簡便)
根據部頒《繼電保護及可靠自動裝置檢驗條例》和現場對直流試驗電源的要求研制,具有穩壓性能好,調節范圍大,輸出容量大,保護功能完備,輕巧便于攜帶,適用于發電廠,變電站的繼電保護及二次控制回路帶開關及動作電壓試驗,模擬電壓降低時的整組聯動試驗和代替直流電源屏工作電源。也適用于直流繼電器試驗等需要大功率直流試驗電源的場合。
二、電源方面(WBDC1000高壓開關試驗電源使用起來快捷簡便)
·本設備使用交流220V電源;
·本設備可控輸出10~300V可調直流電源;
·整機功率3000VA
三、使用方面(WBDC1000高壓開關試驗電源使用起來快捷簡便)
·為了保障和設備的正常工作,通常應將設備外殼有效接地;
·使用本電源時應避免與其他電源沖突。
四、面板及功能(WBDC1000高壓開關試驗電源使用起來快捷簡便)

1.按鍵功能
分:控制分閘電源輸出;
合:控制合閘電源輸出。
2.插座
正、負:輸出+、- 可調直流電源;
分:分、- 端輸出分閘電源;
合:合、- 端輸出合閘電源。
3.電源插座:交流電源輸入,自帶保險絲。
4.電源開關:電源開啟。
5.電壓表:監測可調直流電壓。
6.電流表:監測輸出的直流電流。
7.旋鈕:調整直流電源電壓。
五、試驗操作(WBDC1000高壓開關試驗電源使用起來快捷簡便)
1.直流輸出
·二芯直流輸出線連接正、負輸出插座至需送電的二次回路。
·開機后,調整電源至所需值;
·按正按鈕控制電源輸出。
2.控制輸出
·三芯直流輸出線連接分、合、負輸出插座至斷路器控制回路;
·開機后,調整電源至所需值;
·按分(合)按鈕點動控制電源輸出
3.開關低電壓動作試驗
·同上連接直流輸出線等;
·按試驗要求設定操作電壓(例如額定電壓的30%或65%或其它);
·按“分、合”操作電源送電鍵,觀察開關是否動作。
六、技術指標:
輸入電源:AC220V,頻率:50HZ
輸出電壓:10~300V連續可調;
額定電流:30A,連續工作
負載變化率:≤1%。
顯示:
電壓:10~300V數字式,精度:0.5級
電流:0~30A數字式, 精度:0.5級
外形尺寸:400×245×250(mm);
質量:6Kg (主機)。
風電、光伏等發電項目大多地處偏遠山區、曠野,天氣復雜多變,惡劣天氣不時襲來,影響著電力設備的保障和發電效率。例如,高溫會造成導線溫度過高,引發跳閘事故;冬季大范圍覆冰會壓倒桿塔;強降水會損壞輸變電設備等。
在張北,每一個風光發電場都安裝了防雷設備,同時還要防范每秒25米以上的大風、低于零下20攝氏度的低溫天氣以及沙塵暴、強降雪等。“我們對每一個發電場提供直通式服務,每一次重大天氣過程都會提前預報預警,幫助場站防雷防雪防沙塵暴等。”
幾天前,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張家口公司輸電運檢中心主任丁斌,收到市氣象局氣象服務中心發來的大風藍色預警專報,立即啟動應對方案,對重點線路開展專項巡視排查,提前采取防范措施,增強了電網設備抵御惡劣天氣的能力,*大限度保證了電網可靠穩定運行。
“去年3月中旬下了一場凍雨,張家口電網部分線路出現覆冰。由于提前得到氣象預警,我們及時安排人員進行現場觀冰,隨時掌握覆冰厚度變化,提前準備好應對措施,避免了輸電事故發生。”
每天發布電力氣象專報;重大天氣過程發布重要氣象專報、快報及預警;提供山火風險預報等分災種專報、實時預報,并專門定制了電力氣象服務微信公眾號;對輸電桿塔、重要設備、變電站進行逐小時、逐點位預報……
“我們努力讓氣象服務越來越精細。比如,前幾年山火引起的線路跳閘時有發生,因此我們開發了電力氣象服務火點監測平臺。”胡雪說,張家口市氣象局氣象服務中心通過衛星遙感數據監測火源,一旦發現火源點,會第1時間發出警示。去年,因為有了山火監測預警,輸電線路因山火而跳閘的事件大大減少,進一步保障了輸電可靠。
嘗到精細服務的甜頭,丁斌表示,今年要和氣象部門進一步加強合作,更好保障地區電網可靠運行,促進地方經濟發展,助力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建設。張家口市氣象局氣象服務中心副主任趙海江說:“我們正在篩選地點,在重點線路布設微氣象站,增加觀測的氣象要素,提供更加精準精細的電力氣象服務。”
揚州萬寶轉載其他網站內容,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,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,內容僅供參考。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